Exchange life in finland part 3.
My international classmates.
今次輪到講我在芬蘭時交流的同學仔。其實自從再上一年去完美國三個月既夏令營後,我已經超級愛上了美國這個國家和美國人的熱情溫暖,可能我去的地方都是小城市,所以當地人比較真摯,不是想像中那種荷里活式的高傲自負。
對美國人的眷戀,令我無知地認為"鬼仔鬼妹"都是差不多的性格,可惜,在芬蘭,一個美國人我都無遇到,再加上我的交流生同學差不多全部都來自歐洲不同國家,他們的"非常不同"令我覺得有點寂獨有點失望。
我是傳統港妹,不煙不酒不蒲,面對歐洲人那種完全相反的性格和消遣方式令我覺得好格格不入。我未至於好唔open,所以都跟大家去過幾次clubbing,但每次我都早走先,嘗試令自己投入,但就發現其實我真的不太喜歡那種黑媽媽頭暈暈既感覺,所以去了幾次派對就無去了。
沒有跟歐洲人玩埋一堆,我選擇認識一些我真正覺得comfortable 既人。在當地我有位超錫我既芬蘭媽媽(遲點一定要開個post講佢),另外,我分別認識了兩個芬蘭女孩子,到現在還有聯絡,是可以交心的好朋友。
芬蘭人好慢熱,比中國人更慢,所以我好感恩遇上她們。她們帶我回家過傳統的芬蘭生活,只是想起都很懷念啊。
好感恩我老公雖雖然都是鬼佬一名,但他常跟我說自己太早熟,13,14歲就常常拿住假ID去蒲,蒲到16,17歲就已經覺得好無聊,從此就討厭了那些PARTY. 長大後,如非SINGLE 要去識女仔,都不會去酒吧,而他人生大部份時間都不SINGLE 的,所以長大後都很少去玩。
現在已經比較少與當年的交流生同學聯絡,只是偶然在FACEBOOK見到他們的相片,但事隔多年,相片絕大部份都是蒲照 :P
P.S. 相片中的亞洲女孩子是隔離大學的日本妹交流生,我想講,我真係好鐘意日本妹,佢地既nature cute 係我地點學都學唔到架,陰公 :p